濟南代理記賬公司:購物卡管帳該怎么做賬?
出售購物卡不等于出售產品。為防止稅務危險,收購方不能簡略地憑發票名字承認費用,而是要依據購物卡的實踐用途進行賬務處理。對出售方而言,出售購物卡不符合收入承認的請求,收到的金錢本質是預收賬款。在交稅時點上,現行做法是購物卡出售時需同步交納增值稅。濟南代理記賬公司
有粉絲在分答平臺上發問,單位從超市收購購物卡,管帳該怎么做賬?是否能夠直接依照發票名字記作“辦公用品費”?這么處理有沒有稅務危險?
估計許多管帳人對這一疑問心中也有疑問。惋惜發問只觸及了收購購物卡的一方,另一方呢,商家該怎么對購物卡記賬,怎么進行稅務處理,相同也是值得考慮的疑問。
購物卡出售因為涉嫌逃避國家稅收、易滋生腐敗及擾亂金融次序等因素,國家曾多次制止使用。但因為其便利性,且能對商家起到提早回籠資金、削減現金流通、促進產品出售等作用,所以照舊具有堅強的生命力。
下面我們別離站在收購方與出售方的角度來剖析購物卡的管帳處理與稅務處理。
收購方
對買家而言,收購購物卡僅僅獲得了提貨的權利,并非真實花費,其本質是預付賬款,實踐花費之前是應作債權計算。
收購購物卡時或許能從超市全額獲得辦公用品名字的發票,但這僅僅方式,并不代表費用的本質。因此,管帳記賬時直接記作“辦公用品費”是不恰當的。特別是當金額較大時或獲得增值稅專票時,會存在必定的稅務危險。
購物卡怎么記賬取決于購物卡的用途。
假如購物卡是公司內部使用,行政部門用作辦公用品收購,記為“辦公用品費”是適宜的。假如購物卡用于給職工發放福利,這時需記作“職工福利費”,且需并入職工薪酬代扣代繳個稅。濟南代理記賬費用
實踐中,許多公司購進購物卡后用于對外送禮。假如這一意圖是清晰的,送購物卡與送禮物本質上沒有區別,這時購物卡開銷需記作“事務招待費”。依據現有管帳準則,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事務招待費
貸:庫存現金
借:經營外開銷——代交個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送禮應按“偶爾所得”項目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名義上該項個人所得稅需由收禮人付出,實踐操作中都是由公司代付。公司代付的這部分個稅不屬于正當的經營活動開銷,因此,在年終匯算清繳時應調增應交稅所得額。
出售方
對出售方而言,出售購物卡不代表真實完成了收入。商家在出售購物卡時,不能斷定持卡人要收購哪種產品,更談不上危險和酬勞的搬運,明顯不符合收入承認的要件。出售購物卡收到的金錢本質是預收賬款。因此商家出售購物卡時管帳應記作“預收賬款”,待購物卡實踐花費時再結轉為收入。
再一個疑問即是,購物卡出售后,商家一般要同步開出發票。這就造成了商家開票時刻與承認收入時刻不一致,此刻交稅時刻該怎么斷定,向來都有爭議。一種觀念認為,應當按開具發票或收款的時刻即出售購物卡時交稅。另一種觀念認為,貨品實踐宣布時刻才是交稅時刻。
實踐履行的過程中,稅務為了便利管理,不以商家開具發票的金額申報交稅,而是以POS機實踐收到的貨款金額申報交稅。因為購物卡在出售時就收到了金錢,天然也要一起交納增值稅。